《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实施之际,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到存证云考察

2017-05-02
2017年5月1日,用于规范城管执法活动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正式施行。《办法》首次正式下达了对全国城管执法规范要求,并明确指出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全面、客观搜集相关证据,规范建立城市管理执法档案并保存完整。

值此之际,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来到存证云中心,结合《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中的具体要求,考察了存证云行政执法解决方案(存证云三项制度解决方案)


微博大V号召力强,正当执法被质疑很冤枉

在今天的考察之行中,存证云的工作人员林国凯向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一行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前不久某市的一次拆除违章搭盖行动视频被网上曝光,曝光人说,没有任何征兆自己的房子就被强制拆除了,底下跟帖、转发、谩骂的人非常多。

后来该市的城管在官方微博上贴出了很早就传达的责令整改通知书。结果曝光人根本不认,说这是事后才贴出来的,根本就没见过这张纸!这个曝光人在网上算是个‘大号’,信他的人非常多,搞得后来这个城管部门的官方微博老有人诋毁、质疑。”

听到这里,考察团中有人打趣说:“转发过500没?乱造谣是要负责的!”

“是啊!虽然后来这个事情解决了,但也衍生出一个问题——明明是依法办事,正当执法,最后却遭受质疑,我们喊冤没人信,对此,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通知、每一个传达、听证都固定成证据,证据串成证据链,而不是简单用执法记录仪在某个执法现场做个记录,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林国凯接着说:“这也正是存证云行政执法解决方案要解决的问题。”


“证据”串作“证据链” 破除谎言 以正视听

作为补充,他现场向考察团举例说明:“就拿城管执法的工作来说,收到举报我们要到现场核实,这个环节就可以用存证云执法存证记录仪记录下来,除了声音画面,当下的地理位置也能记录。需要通知整改的,用司法送达录音存证宝,电话打过去,对方如果拒接或者挂断全部都可以落成实打实的证据。如果需要听证,就用全程录音录像存证仪现场录像,声音画面都能记录,现场到底说了什么一下子就能说清了。

最关键的是,这套方案里每一个设备取证的数据,在取证现场就能实时加密存证到独立第三方,遇到拆迁这种风险较高的情况,设备固定下来的数据不经任何人手,当时、当地就直接加密上传到第三方云端存证,直接变成呈堂证供,加密以后证据发生任何变动立即就会被发现,且操作不可逆,这就能确保证据无人能够篡改。遇到前面讲的问题,证据晒出来,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无声的监督,小设备也能促进执法大阳光

在平常,城管执法人员分散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偶发的冲突很容易被放大,引发集体吐槽。

五一即将正式发布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另称:“三项制度”)中执法全过程记录、追溯的相关规定,都是有的放矢,要突破单一取证设备的界限,变“被拍”为“自拍”,这对城管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都是一种有效保护,特别对于城管队伍也是无声的监督,小小设备能够折射出执法人员的整体形象。


本次考察中,存证云结合实际情况、生动形象的介绍和解释给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存证云的行政执法解决方案中折射的单一证据转为证据链的新思路,也带给考察团更多新启发。未来,存证云的这套解决方案还将进一步结合行政执法部门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为推动我国行政执法队伍执法工作规范化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