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在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二期)对漳州某信息公司与厦门某科技公司技术委托合同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庭审。由于该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公开庭审吸引了园区企业的高度关注,对于园区企业开展经营、提升法律意识起到了良好借鉴。
此外,庭审现场还配套支起了“智慧服务站”,由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在发布涉企知识产权风险提示、典型案例的同时,还为现场企业代表、民众提供各类知识产权问题咨询、解答,并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工具及服务。
公开庭审
本案当事双方签订有技术开发委托合同一份,被告委托原告开发某平台项目,双方约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如有发生延误、停滞、失败等,另计违约金。合同签订后,原告支付了首期费用,但因被告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并延误期限逾30天,故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合同、并判令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对此,被告方辩称原告在开发过程中多次变更开发内容,增加合同外项目,致使开发、修改、验收、试用、维护穿插混同,进而导致开发周期延后。因此,被告认为原告才是违约方,当庭提出反诉,并请求法院判令原告责任。该案未当庭宣判。
庭审中,通过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及法庭问询,明确了案件争议焦点。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展现了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专业、中立、公正的良好形象,也对观摩代表起到了宣导、启示作用。
(开庭前,观摩代表们早早等候在外)
(审判法官宣布庭审结束)
现场咨询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提示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李缘缘、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长陈忠南、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队长蔡云斌等领导今天也来到了巡回审判配套的“智慧服务站”内,现场解答了园区企业、市民的法律疑问,他们共同发布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提示,提示园区企业注意对自身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有规划地进行保护,对商业秘密采取有效的保密手段,注意应用好存证云等知识产权工具固化证据,以便企业占据维权先机。
(领导们入座"智慧服务站")
(往来企业代表了解存证云知识产权保护解决方案)
(现场咨询与解答)
厦门企业的”知产保护盾“开启了!
就在上周五,在厦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厦门市公证处、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贝盈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了”知识产权保护(厦门)法律服务平台“(快速回顾→);平台立足厦门,辐射全国,为全国各地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兼具法律咨询、公证、取证、存证、鉴定、诉讼(仲裁)、执行等在内的一站式知识产权侵权预防与维护综合法律服务方案,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之选。
作为平台技术提供方,电子数据存证云通过采用哈希算法、分布式计算等多种密码学技术手段,严格按照电子数据取证规范和标准,能对诸如网页、邮件、照片、视\音频、计算机文档、动态操作等电子数据进行采集、固定保全、出具相应证明。
在遇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用户可以借助存证云PC、WEB、移动客户端软件对线上下的侵权证据进行快速取证、固定,有效避免关键证据的灭失或篡改,”开盾般“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拨热线开启知产保护盾:40080-15888